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,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,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,精品亚洲精品

標王 熱搜:
 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農業資訊 » 正文

科技助力中國糧食產量不斷提升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8-09-29  來源:中央廣電總臺  瀏覽次數:68
核心提示:現在正值收獲季,中國各地農民都在為秋收緊張地忙碌著。今年中國秋糧面積增加,糧食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6000億公斤以上。科技創新、產品研發、成果轉化等,正有效提升中國糧食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。
       國聯農產品網:現在正值收獲季,中國各地農民都在為秋收緊張地忙碌著。今年中國秋糧面積增加,糧食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6000億公斤以上。科技創新、產品研發、成果轉化等,正有效提升中國糧食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。

目前,東北、華北、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多個糧食主產省都在抓緊開展秋收工作。東北產糧大省——吉林省的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立春說,科技力量為今年東北糧食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。

王立春說:“通過開展秸稈存量還田、培肥土壤、高效施肥以及配套病蟲害一體化防控等關鍵技術攻關,(我們)構建了東北中部不同生態類型區的春玉米、粳稻增效新模式,為東北中部春玉米、粳稻大面積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。”

中國是農業大國,糧食產量連續多年達到并穩定在6000億公斤以上。中國糧食總產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,全國人均占有量445公斤以上。為了解決13.9億多中國人的吃飯問題,國家新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。近年來各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,建設高標準農田,農業科技水平、裝備水平、信息化水平不斷進步。為更好利用科技創新帶動糧食生產發展,中國在13個糧食主產省已連續多年實施“糧食豐產科技工程”。數據顯示,這一工程目前已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224項,項目區的水、肥利用效率提高10%以上,農藥用量減少15%以上,災害損失降低5%以上,糧食增產的科技貢獻率達61.7%,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.3個百分點。據糧食豐產項目專家組成員、河南師范大學教授李春喜詳細介紹:“我們主要是根據各地方的生態特點、生產條件和經營方式,從光熱資源的高效利用、水肥一體化的高效應用,還有綠色防控等各個方面開展技術的研發和大面積的示范應用,取得了小麥、玉米、水稻多項的產量紀錄突破,整體上提升了三大作物的糧食科技水平。同時帶動和輻射了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產量的提升。”

專家同時表示,雖然中國糧食生產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升,但中國糧食生產仍面臨產需矛盾進一步加大、市場競爭力不強、水資源與耕地資源緊缺、環境污染等多重挑戰。作為中國著名的農業專家,李春喜教授認為,未來要以提高糧食生產資源利用率、勞動生產率和市場競爭力為基本目標,進一步明確糧食豐產高效科技創新的主體方向。

李春喜說:“我們不僅要從產量方面得到提升,我們還將促進三大作物的品牌建設和優質的提升,要促進糧食主產區高效資源的利用。我們同時還要注重生態環保的技術,為農業供給側改革和鄉村振興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。”

農業專家李春喜認為,中國的糧食生產有很強的自主性。

李春喜說:“我國在解決糧食問題方面始終是以我為主,以國際貿易為輔。所以說在應對國際變化時,我們一直是比較主動的。在糧食安全中占主體地位的還是小麥、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糧。在三大主糧的生產方面來講,我們國家可以說在糧食科技方面、糧食生產方面都具有較大自主性。”

而來自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權威信息也顯示,今年中國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品種產量基本穩定,庫存充裕,糧食供給是有保障的。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

 
 
[ 資訊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違規舉報 ]  [ 關閉窗口 ]

 
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?
 
網站首頁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方式 | 使用協議 | 版權隱私 | 網站地圖 | 排名推廣 | 廣告服務 | 積分換禮 | 網站留言 | RSS訂閱 | 粵ICP備2021114562號
國聯商務網行業圖標
 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沙坪坝区| 新平| 祁阳县| 洪江市| 阿拉善右旗| 贺州市| 唐山市| 井研县| 贵德县| 孝感市| 沾益县| 克拉玛依市| 元谋县| 光山县| 蓬莱市| 太康县| 历史| 黎平县| 昌宁县| 平潭县| 北海市| 布拖县| 安乡县| 邢台县| 环江| 广南县| 琼海市| 玛多县| 绵阳市| 岗巴县| 黄梅县| 武鸣县| 宜黄县| 孟连| 台湾省| 六盘水市| 枝江市| 汤原县| 诸暨市| 达拉特旗| 九寨沟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