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羊網訊 記者文聰報道:15日,記者從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,該局近期對蔬菜、水果、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檢,在1411批次樣品中,有24批次不合格。其中,18批次蔬菜樣品不合格,6批次水產品樣品不合格。
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介紹,此次抽檢食用農產品中的蔬菜、水果、水產品、鮮蛋、畜禽肉及副產品共1411批次樣品,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個別項目不合格,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。“共抽檢蔬菜924批次,不合格樣品18批次;抽檢水產品154批次,不合格樣品6批次;抽檢鮮蛋10批次,畜禽肉及副產品81批次,水果242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”。
記者查詢不合格產品名單發現,涉及東城、厚街、石龍、虎門、大嶺山等鎮街的多個菜檔和水產品店,例如,大嶺山鎮的老鄧蔬菜批發檔、國湘蔬菜檔銷售的芹菜均被檢出氟蟲腈(殺蟲劑)超標,而東城李清蔬菜檔銷售的豆角更是被檢出克百威(殺蟲劑)超標10倍。對于抽檢中所發現的不合格產品,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要求相關的經營者采取下架等措施,控制風險;并對相關的經營者進行立案調查、依法處理。涉嫌刑事犯罪的,移交公安機關調查,追究刑事責任。
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,市民應盡量選擇綜合性商場、生鮮超市、大型農產品市場等正規途徑購買鮮活農產品,購買時應注意選擇市場上公示抽檢合格的攤位和品種,主動索要并保存好購貨票據。食用農產品在冷藏條件下的保鮮效果優于常溫,但不同品種應盡量分開保存,以免造成病原體的相互污染。食用水產品時要充分加熱,以防范致病菌和寄生蟲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。不食用感官不新鮮的水產品,以防止殘留的有害物質侵入人體。如發現危害社會公眾的食品及違法行為,可及時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舉報投訴電話(1233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