穩定糧食生產,蘭江鄉鐵塘村通過土地流轉,整合村里閑置農田,成立經濟合作社,吸吶貧困戶就業,統一管理經營,讓240畝“閑田”變身成為貧困戶增收的“良田”。
一大早,62歲的鐵塘村村民吳明生就來到田間,組織村民給水稻施肥。吳明生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因妻子和兒子患病,全家靠他一人維持。他說:“自己負責合作社田間管理,每月都有固定工資3000元一個月,做事必須要勤快,帶好頭。”
鐵塘村村支部書記何國剛介紹:“村里面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和剩余勞動力的村民都在合作社做事,打肥料、蒔田等都是有報酬的,比如蒔田100元一天,同時生活費由村里面付一餐中餐。”
近年來,由于村民外出務工較多,為了不閑置農田,村兩委干部上門做工作,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,整合水田資源,成立鐵塘村經濟合作社,吸納村里的貧困戶、剩余勞動力和閑置農機參與到糧食生產上來,既穩定了糧食生產,又讓村民增收。何國剛告訴記者:“沒有人管理的農田、拋荒的,村里清排,由合作社全部流轉過來。根據合作社的盈利分一部分紅給貧困戶。”
在開墾水田之中,村兩委也遇到難題,村里有50余畝田土質好,因十幾年來,灌溉水源難以到達,一直讓村民犯難,所以被村民喚作“難沖”,為解決這一問題,村兩委出資出力,調用大型機械裝管道、引水源、架設發電房,徹底解決水源短缺問題。“現在在建設當中,預計一個禮拜之后用犁田機犁過來,把再生稻的苗子插下去”何國剛說。(汪戀)